


痘痘肌
複合式癒膚
痘痘幾乎是每個人都曾面對過的美肌殺手;有些人很幸運,無論生活作息如何錯亂
飲食習慣高油高糖,青春痘就是不曾出現過;但有人看遍皮膚科、中醫,始終無法擺脫柏油路臉的命運。
嚴重的青春痘都可能會衍生成凹洞疤,因此建議青春痘盡早治療。
痘痘幾乎是每個人都曾面對過的美肌殺手;有些人很幸運,無論生活作息如何錯亂、飲食習慣高油高糖,青春痘就是不曾出現過;但有人看遍皮膚科、中醫,始終無法擺脫柏油路臉的命運。嚴重的青春痘都可能會衍生成凹洞疤,因此建議青春痘盡早治療。
本網頁名稱與仿單不同(部分為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介紹,或口語化俗稱),供民眾理解參考;正式療程/儀器名稱、效果等,均以醫師親自說明為準。
痘痘肌如何造成?
痤瘡俗稱:「青春痘、痘痘」是許多皮膚科在門診常見的肌膚病症,每個人的形成原因不盡相同。大多形成是因為皮膚毛囊阻塞、發炎而出現白頭粉刺、黑頭粉刺、丘疹、膿胞、囊腫等,大多長在臉部、前胸、背部等皮脂腺分佈多的地方。

什麼導致青春痘生長?
青春痘的成因很複雜,主要可歸類為以下幾種原因:
- 遺傳體質
- 雄性荷爾蒙旺盛
- 毛囊角質細胞異常角化
- 毛囊周圍發生發炎反應
- 皮脂腺分泌旺盛
- 痤瘡桿菌過度繁殖


青春痘產生過程
1
角質代謝不良
毛孔阻塞
2
角質脫落
油脂凝聚
痤瘡桿菌增生
輕度發炎
3
4
重度發炎
產生膿包與疤痕
青春痘的治療方式

皮膚科或中醫治療青春痘方式
1.皮膚科
外用藥膏
- 特點:輕微的青春痘使用即可。
- 盲點:不同體質的人對藥物反應程度不同。
內服藥物
- 特點:中重度的需口服藥物。
- 盲點:易有副作用,需專業醫師評估。
2.中醫
作息調理
- 特點:調整生活、飲食。
- 盲點:每個人不同,不一定是成痘主因。
中藥調理
- 特點:透過中藥材調理體質。
- 盲點:調理體質而改善痘痘成功的人不多。
為何選擇我們治療青春痘?
專業醫師團隊採用「複合式療法」,分成多階段循序漸進,因個人膚質不同,歡迎至診所諮詢由醫師親自診斷,依個人膚質屬性、問題成因建議改善療程。
- 改善皮膚環境:針對活躍的紅腫膿包進行控油、清潔皮溝髒污與減緩發炎。
- 紫質分泌減少:發炎症狀已趨緩穩定後,進行加速代謝與修復。
- 狀況較為穩定:進行淡化色素型痘疤、縮小毛孔,除了評估處方配方外,搭配除痘雷射,五合一抗痘雷射或技術型除痘雷射。

治療同時再搭配除痘正確保養概念,達到長久的美肌之道
正確清潔
日夜有別的保養品
清除毛孔粉刺
醫師處方用藥
正常作息飲食
做好防曬
正確清潔
日夜有別的保養品
清除毛孔粉刺
醫師處方用藥
正常作息飲食
做好防曬

青春痘常見問題
痘痘治療並不困難,依程度嚴重而定。醫師會依照痘痘(白頭粉刺、黑頭粉刺、丘疹、膿胞、囊腫)生成不同給予合適治療計劃,只要耐心確實的配合,依照個人膚質狀況約數次~數月不等,實際時間會由醫師依據個案評估。
- 正常作息,保持睡眠充足。
- 保濕、控油、防曬,選擇合適居家產品。
- 保持清潔,水溫不宜過高,以免刺激油脂分泌。
- 避免吃高熱量、高升糖、辛辣刺激與油炸食物。
- 保持良好生活環境,例如勤換枕頭套、口罩…等。
- 不自行亂擠痘,造成二度感染,很容易留下疤痕。

青春痘注意事項
- 妊娠或哺乳期婦女
- 曾患有皮膚癌其他類型癌症癌前病變心臟疾病心臟衰竭者
- 患有HIV、肝炎、其他免疫抑制情況
- 具光致/熱致的疾病(狼瘡、卟啉症、癲癇,以及其他)者
- 治療區域受到活躍的單純皰疹病毒感染者
- 位在治療區域的皮膚疾病如牛皮癬、皮炎、白斑病及其他者
- 具蟹足腫、脆弱,乾性或敏感性皮膚者
- 對光線敏感、正在使用光敏化劑或其他藥物者
- 進行治療前至少2週應避免使用維生素A
- 正在服用A酸或其他藥物
- 其他過往病史請於術前和醫師討論並評估是否合適治療
- 術後兩週內暫停使用含有酒精、美白、酸類、去角質等成分較刺激的產品
- 須加強防曬,盡量避免直接日曬。選擇SPF30以上的防曬產品,於戶外須每3小時補擦1次,以防止反黑(即雷射術後色素沉澱),如有產生色素沉澱,臉部約3-6個月,其他部位約6-12個月可自然消退
- 術後請加強保濕,如有產生輕微紅腫、皮膚敏感及紅熱感覺,可適時以冰敷減輕不適
- 一週內避免至泳池、海邊及高溫環境(溫泉、烤箱、三溫暖、使用過熱的水清潔)
- 如有不適,請立即與診所聯絡安排回診

線上諮詢
- 依據衛部醫字第1031660048號、衛部醫字第1031662939號、衛部署醫字第0990262180號辦理;本宣傳名稱與仿單不同(部分為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介紹,或口語化供民眾理解),僅供參考;正式療程/儀器名稱、效果等,任何療程均以醫師親自說明為準。
- 依衛部醫字第1051667434A號辦理網頁中刊載之比較影像係為治療實績案例,並已事先取得該病人同意使用之治療前後比較影像,作為治療說明或衛生教育資料之輔助圖片、影音敘述。
- 【小提醒】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3/01/04公告:「『美容醫學』一般係指由專業醫師透過醫學技術,如:手術、藥物、醫療器械、生物科技材料等,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,而『非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』」。 本資訊無法取代醫師親自關心您;若有副作用等使用問題,請洽醫師諮詢。